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5-03-19   来源: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银川市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抓好落实。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银川市加快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加快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区域创新创业高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和金融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医疗健康中心、总部会展中心推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措施

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

1.引导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对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新兴服务业培育发展等产业类重点项目以及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聚焦两地五中心建设任务,加大企业招引力度,引进一批品牌名店、龙头企业。(责任部门:市发改委、财政局、投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用足用好两新”“两业等利好政策,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组织实施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100个以上,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服务业领域资金10亿元以上。责任部门:市发改委、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加快服务业集聚发展。对获批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经营主体,同时享受市级专项资金奖励,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聚发展能级,着力打造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品牌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推进服务业企业标准化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内外行业权威榜单排名及相关荣誉评选,支持入选企业申报相关领域头部和高成长企业。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对通过评估验收的自治区级标准化试点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支持服务业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探索放宽服务业经营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资质、注册资金、从业人员、经营范围等要求,推出新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便利企业经营发展。规范涉企部门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行为,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因地制宜对在特色街区、特色餐饮店、夜经济区域周边临时停车实施柔性执法。责任部门:市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司法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

6.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分行业、分领域建立服务企业台账,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实施靶向培育,助力企业扩规升级。对培育市场主体成效显著的县(市)区、园区给予奖励。鼓励中小服务业企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丰富经营业态,支持开展各类首发、首秀活动,年内引进首店不少于30家。责任部门:市营商环境促进局、发改委、商务局、统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7.支持服务业企业入规上限对新增首次入规上限企业(单位)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当年注册且入规上限企业(单位)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制定主辅分离方案,对通过主辅分离、产转法(个)”“个转企实现入规上限的服务业企业,再给予10—20万元奖励。力争全年新增入规上限企业120家以上。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商务局、工信局、统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8.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实施现代服务业千人成长行动。鼓励服务业企业申报人才小高地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经费支持。对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重点领域人才,3年内给予每人最高5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对服务业企业全职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经认定按人才层次每年给予2—20万元补贴支持,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优惠服务。(责任部门:市委人才工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持续扩大重点领域消费

9.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制定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老字号嘉年华、城市乐购会等主题促消费活动。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培育一批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打造10个以上特色小吃品牌街区。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支持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发展银发经济,壮大养老产业主体,推广适老产品应用,打造银发经济集聚地。支持家政企业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场地)设立家政服务网点,开展家政从业人员培训,打造一批家政服务品牌和示范企业。责任部门:市商务局、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提升生活品质。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举全市之力推动西夏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创建5A级景区推动创建贺兰山东麓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国家、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3争创零售业创新试点城市。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推动冷资源激活热经济大力发展体育经济,举办银川马拉松赛、阅海湖系列赛等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演出经济,简化审批流程,丰富音乐节、艺术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责任部门:市文旅广电局、商务局、体育局、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打造智慧商圈、特色街区,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引进电商龙头企业,推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发展。持续打造绿色饭店、绿色商场,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打造一批绿色消费场景。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扩大数字消费规模。责任部门:市文旅广电局、商务局、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推动重点行业加快增长

12.推动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加快银川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道路交通、物流园区、仓储基地等建设,持续降低物流成本。鼓励寄递企业通过发放优惠券等形式,降低居民寄递成本,促进区域消费和寄递业务量增长。支持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A级物流企业申报评定,培育壮大A级物流企业队伍,对新评定的3A4A5A级物流企业,分别给予20万、100万、200万元一次性奖励。责任部门:市交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3.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区、市房地产止跌回稳两案一策,健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扎实推进国企收购存量商品房,优先实施商品房现房安置,加快去库存节奏。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利好政策,加快实施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组织开展好房子项目评选活动,大力支持二手房交易,发展租赁等后市场服务,以优质供给激发改善性需求。责任部门: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推动金融业提质增效。支持阅海湾基金小镇建设。深化与发达地区金融合作,年内招引知名金融机构来银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2家以上。支持新设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设立保险经纪、保险销售等中介服务机构。深化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丰富信贷产品供给,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责任部门:市委金融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5.加快营利性服务业增长加快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积极培育新业务新应用新业态。实施智赋百业动,支持工业、金融、医疗、商贸物流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复制推广,支持打造标杆性AI大模型产品和服务,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项目库。加快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推动电信业务总量稳步增长。支持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域企业扩规升级,打造一批产业龙头企业、行业成长型企业。责任部门:市数据局、科技局、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本政策对已明确具体时限的措施,执行期以具体时限为准,没有明确具体时限的,自20253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1231日。本政策由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