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引领”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82.84%,高于全国(66.2%)、全区(67.3%)16.64、15.5个百分点。建设重点小城镇13个、美丽村庄39个、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41个,城乡融合重点村镇84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年下降到2023年的2.25,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虽然我市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来看,还存在城乡融合发展仍不充分不平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较慢等不足,需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谋细谋实更多有效的思路方法和实现路径。下一步,需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推动我市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坚持城乡一体化规划。注重城乡一体化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县域城市人口发展,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编制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同时,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目标、统筹措施、统筹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使政策落实更有导向性、可操作性。二是破除城乡要素流动“肠梗阻”。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鼓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启动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整市推进国家级试点。畅通各类人才下乡通道,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扶持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政策。三是补齐城乡设施共享短板。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天然气入户、新能源充电桩安装等配套设施建设。擦靓“教育在银川”“养老在银川”“健康银川”等品牌,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四项任务”、一老一小“五项举措”、医疗健康“五项计划”等重点资源下沉下移,努力实现城乡全覆盖。
二、加快实施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一是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因地制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按照常住人口规模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维护政策,全方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上学、住房、社保等“急难愁盼”诉求问题。二是全面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实施县域提质工程,引导人口持续减少的县(市)区转型发展,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明确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突出产城融合,打造专业优势突出、协作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最大限度激发县区、园区一体化发展活力,提升县域产业发展能级。
三、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一是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品牌创优计划。用好闽宁协作、中央和自治区衔接等各类资金,以“稳粮食、增蔬菜、优奶业、扩水产”为重点,积极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谋划打造城乡融合IP中心和集散地,培育孵化运营平台和强村公司,推动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产品市场化,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计划,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建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平安村庄等,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整体水平。二是强化重点领域项目支撑保障。深入研究吃透国家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乡村振兴等投向,谋划一批城中村改造、和美乡村建设、县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项目清单,加大“跑部进京”“跑厅进处”力度,积极主动争取更多资金落地银川,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