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银川市入围首批“新华信用政务诚信全国调研实践中心”
发表时间:2023-11-15   来源: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114日,新华通讯社和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开幕式上,银川市入围首批新华信用政务诚信全国调研实践中心,与郑州市、南阳市、鹤壁市、百色市、漯河市等5个城市共同接牌。这也是继今8月,银川市成功入选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之后,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获得的又一殊荣。

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诚信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多领域认真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实质成效。“放管服”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荣获中国十大大美之城、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连续两年入选全国营商环境示范引领标杆城市;出台《全力打造更好更优服务环境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企业家绿色通道、全流程为企业服务、开设24时服务专线,广受企业家和投资者赞誉。

近年来,我市着力从4个方面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一是制度建设引领力不断加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出台《银川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搭建了政务诚信建设的基础支撑,引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二是评价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开展季度监测通报和年度评估相结合的政务诚信评价工作,将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情况纳入政务诚信档案,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十心实事”、电视问政节目等平台监督作用。归集“双公示”信息80余万条,在“信用中国(宁夏银川)”网站上全部公示。2022年,全区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政务服务、政府采购2项指标得分全区排名首位。三是政务信息共享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着力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依托6·14”信用记录关爱日认真开展“诚信宣传”进机关活动,提升公务员信用意识,完善公务员诚信档案,信用记录纳入干部考核、任用、奖惩各环节;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审查等工作中建立信用核查制度,畅通与宁夏社会信用服务中心信息共享渠道,优化共享流程、健全复核机制、完善递送机制,切实提升我市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查询服务质效。四是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覆盖各市直部门、县(市)区、乡镇(街道)以及所属事业单位,着力纠正政务失信行为、整治“新官不理旧账”,强化政务失信风险预防、严防增量。设立总规模3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的宁夏国有企业信用保障基金,推动国资国企实现更高质、更充分发展。开展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工作,切实缓解流动资金难题、减轻负担、纾困解难,有效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以此次入围“新华信用政务诚信全国调研实践中心”为契机,在高水平建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的新起点上,充分借助国家高端智库力量,加速建设新华信用政务诚信全国调研实践中心。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依规归集政务主体信用信息,建立相关信用档案,协调失信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信结天下”企业家到银川“诚赢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