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砥砺奋斗 着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发表时间:2021-10-18   来源:     

银川市立足黄河战略,以首府意识、首府责任、首府标准,切实承担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政治责任,主动作为,着力推进先行区建设,示范引领“五区”建设。

一、示范引领“五区”建设,重点任务取得突破

(一)示范引领黄河堤防安全标准区建设。有序推进防洪除险工程。银川市坚持补短板、提标准、消隐患、强管理,重点实施完成黄河银川段防洪二期项目、西北部防洪排水工程等一批防洪除险工程,贺兰山东麓防洪能力已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着力改善滩区环境。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清四乱”、“回头看”等专项行动,排查整改河湖突出问题。推进整治整改工作。扎实开展黄河河道及滩地被占整治、“挖湖造景”专项整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工作。

(二)示范引领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有序推进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为全面提升银川市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奠定基础。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严格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已完成营造林任务12.57万亩,完成率为84.25%。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建设。全面完成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个整治点现场拆迁整治任务,持续实施保护区外重点区域11处矿山环境治理,正在实施7处绿色矿山建设;实施典农河银川段及连通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成功申报鸣翠湖、阅海、黄沙古渡、鹤泉湖4处自治区重要湿地;完成草原修复0.5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万亩,在土地沙化区完成营造林8.459万亩。全市累计生态修复面积4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西北首府城市之首。

(三)示范引领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稳步推进空气污染治理。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强移动污染源治理,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截至9月15日,全市优良天数达标率79.1%扎实开展工业污染治理。持续巩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效,整治“散乱污”企业177家,完成瀛海天琛、赛马水泥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水体污染治理。扎实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共排查出71个排污口,建立入河排污口“一本帐”。建立黑臭水体长效治理模式,第一再生水厂工程进入提负调试阶段,配套新建第一再生水厂进、出管网工程。深入落实土壤污染治理。开展疑似污染地块筛查,稳步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和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目前银川市未存在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四)示范引领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建设。“九大产业”集聚发展。建立市级领导对接自治区领导包抓重点特色产业及“千名干部包千企”工作机制,三新”产业形成集聚效应。“载体平台”加速创新。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国家级及自治区级重点工程实验室3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125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6家,“四院一中心”科研平台不断完善。优化供给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与民生保障“四大提升行动”,全面消除663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致贫户返贫风险,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9万人;教育方面,全市实施94个续建、新改扩建项目,持续巩固“5080”成果,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医疗方面,完成银川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医共体信息化平台线上运行,逐步开展远程问诊、诊断服务。

(五)示范引领黄河文化彰显区建设。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广泛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和研学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精心打造《月上贺兰·家园》、《不到长城非好汉》、《岩石上的太阳》、《情系贺兰》等一批旅游演艺剧目和实景演艺节目,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景区建设,打造特色品牌。统筹推进银川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举办中国银川黄河文化旅游、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等各类文旅、非遗传承展示活动。

二、存在问题

(一)重点产业发展仍需加力。重点产业发展仍较为缓慢,发展方式粗放,倚重倚能态势尚未根本改变,产业转型升级乏力。能耗双控目标趋紧,节能挖潜空间有限,产业发展缺乏高技能人才支撑,企业用工缺口进一步扩大。

(二)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明显滞后,环境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治理质量稳定达标水平尚需提高,个别排水沟超标排污问题不容忽视

三、下一步措施

(一)进一步示范引领“五区”建设。加快完成《银川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印发,谋划实施一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五水同治”,协同推进黄河大保护、大治理,保障黄河安澜。加快推进“五权”改革全面落实,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着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进“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初步形成现代经济体系。示范引领北部绿色发展区建设,提升生态修复、污染治理力度,守护好贺兰山、黄河生态屏障。

(二)进一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和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牢固树立“经济重点抓产业,产业重点抓工业,工业重点抓‘三新’”的工作导向,大力发展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和银川市“3+2”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点产业,吸引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来银,提升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式布局。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加快推进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和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果,统筹“五水同治”,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系统治理,解决好城市内涝。精准治理大气污染,抓好“四治一禁”措施,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建立土壤污染企业风险分级清单,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农用地安全利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