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银川市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形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31   来源:银川市发改委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自治区“项目提质增效年”统一安排部署,始终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的工作理念,把投资和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两个清单”问题台账销号制度和“五个一”工作法等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但受市场需求下行、杠杆率走高、企业转型升级困难、地方政府融资受限等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呈低位运行态势。

一、201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运行形势

(一)固定资产增速同步下行

图1 2009-2019年上半年全国、宁夏、银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图

     

自2009年以来,全国、宁夏、银川固定资产投资呈同步趋缓态势。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09年上半年达到高峰之后,除2011年稍有反弹外,其余年份均持续下行,今年上半年达到最低值,增速仅为5.8%,较2009年最高点下降27.8个百分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全国趋势一致,整体呈明显下行趋势,2018年上半年由正转负,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最低值。银川固定资产增速在调整中逐步走低,虽今年上半年增速降幅略有收窄,但整体同全国、宁夏趋势一致,增速整体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说明了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二)三次产业投资增速逐步下降

图2 2013-2019年上半年银川市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比图

2013年以来,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部分年份增速较高,但整体均呈下行趋势。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震荡明显,由2013年增速450%下降至2019年-9.2%,下拉固投0.1个百分点,但因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整体固投比重较小,对固投影响作用有限。第二产业增速先升后降,2013-2016增速逐年上升,在2016年达到高峰52.6%后,2017年呈“断崖式”下降,降幅达71.6个百分点;2018年虽有上升但反弹趋势并未持续,2019年上半年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下降2.9%,下拉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速由2013年峰值52.3%降至2019年-20.4%,降幅达72.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下拉投资增速11.9个百分点。

图3 2013-2019年上半年银川市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变动趋势图

从投资占比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占比基本维持在2%-4%之间,除2016年第二产业投资占比超过第三产业外,其余年份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远高于第二产业,以交通运输仓储、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固定增长投资。但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逐步降低,2019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为53.4%,比2013年降低5.3个百分点。

(三)主要投资领域同步下降

图4 2013-2019年上半年银川市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三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动趋势图

2013-2019年,随着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回落,受营运能力下降,利润骤减等因素影响,工业投资增速自2016年达到峰值后,近两年来增速不断下滑,2019年同比下降2.9%。基础设施领域增速2018年呈“断崖式”滑落,2019年增速有所收窄,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峰期已过。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情况下,城乡交通、电力、通讯、市政设施条件极大改善,满足基本需求的重要工程大多数已建成,再加上基础设施是政府主要投资领域,在投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政府债务。自2018年起,国家对政府债务融资收紧,导致基础设施投资来源资金减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受到明显约束。受国家政策调控、金融机构贷款政策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收窄等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持续走低。2019年上半年,工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三大行业投资占比为82.7%,投资增速分别下降2.9%、14.2%和35.7%,下拉投资增速1.2、4.0和4.6个百分点。

(四)民间投资增速下降

图5 2013-2019年上半年全国、宁夏、银川民间投资增速对比图

从全国范围来看,民间投资增速整体回落,增速由2013年23.4%下降至2019年5.7%,降幅达17.7个百分点,充分说明近几年来民间投资活力不高。全区民间投资增速同银川市民间投资增速高度一致,自2016年达到高峰后持续走低,说明虽全国民间资本投资增速有明显的升温态势,但我市处于西部地区,吸引民间资本优势不明显,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仍然不足,加之我市民营企业多数以依赖资源和资本的粗放发展为主,创新能力较差,导致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工业投资和产出的比例较低,短时期内新动能投资仍处于探索阶段,民间投资持续下行趋势依旧明显,增长仍不乐观。2019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3.6%,下拉投资7.8个百分点。

(五)县区投资增速差异扩大

县区投资增速呈两极分化,投资总量占全市35.3%的兴庆区、西夏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呈现增长,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继续保持42%的高速增长趋势,兴庆区和西夏区分别增长6.9%和2.8%。其他县区及园区投资总量占全市64.7%,受项目储备不足因素影响,投资增速呈不同程度回落,下拉投资增速18.1个百分点。其中,金凤区下降13.3%,永宁县下降38.7%,贺兰县下降25.2%,灵武市下降16.2%,苏银产业园下降76.9%,综合保税区下降93.2%。

二、对下半年投资趋势的研判

(一)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较为稳定。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2019年上半年GDP年化环比增速达2.6%,远高于市场2%左右的增长预期,超预期经济增速支撑全球经济稳步增长。欧洲在旺盛内需和强劲劳动力市场带动下,增速较为平稳。新兴经济体增长趋于稳定,印度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持续加速。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态势良好,2019年1-6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4.6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5%,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2.政策环境趋于完善。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政策效应将逐步释放。2018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将加大,基础投资将逐步回升。2019年7月1日,《政府投资条例》正式实施,成为投资建设领域的基本法规制度,规定政府投资范围、投资方式、管理职责、决策程序、项目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多方面内容,将政府投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配置资源、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自治区和银川市出台“降成本30条”“对标提升十大行动”“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民营经济2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企业生产成本高,融资难,负担重的问题,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每百年营业收入中成本为75.69元,同比下降2.1元;实施工业对标十大行动,兑现工业24条第一批扶持资金3355万元。

3.部分指标呈回暖态势。1-6月,固定资产部分指标回暖趋势明显。一是制造业投资大幅上升。1-6月,制造业同比增长35.4%,占总体投资比例为31.7%,拉动投资上升7.2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87%,拉动投资上升6.5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01.7%,拉动投资上升1.3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同比增长50倍,拉动投资上升3个百分点。二是采矿业投资增速回升。1-6月份,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长15.1%,拉动投资上升0.8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市场在2018年用地供应面积下降49.7%的基础上,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1%;待售面积同比下降8.8%,同比住宅同比下降25.5%;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4.2%,虽较1-5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收窄6.8个百分点。四是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速上升。1-6月,商贸服务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0倍,拉动投资上升1.1个百分点。

4.项目动态调整不断加大。2月份,全市印发下达首批项目776个(不含宁东),总投资29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8.8亿元。通过近四个月的动态调整,截至6月底,全市项目由年初的776个调整为842个,总投资调增为31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调增为935亿元。842个项目已开工602个,开工率71.5%;1-6月完成投资232.9亿元,占调整后年度计划投资的24.9%。列入自治区一季度重大开工项目库12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15.8亿元;自治区在银实施18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6亿元;列入银川都市圈7个重点项目开工4个;市级53个重点项目开工48个,完成投资75.7亿元。

5.资金投入扩大带动基建投资。银川都市圈产业基金的加快推进,我市用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的6亿元资金将发挥巨大作用。6月27日,宁夏成功发行24.384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其中包含银川过境段自四十里店至永宁南段56.6公里向东改线新建项目和宁夏取消高速公司省界收费站项目。宁夏政府专项债券成功发行,一方面,增强了政府投融资能力,可带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增长还会通过对相关投资品需求的扩大,带动社会投资增长。

(二)不利因素。

1.投资增长外部环境依旧严峻。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较为严峻。首先,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的风险,增速放缓。世界银行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为2.9%,较去年世行预测2019年的增速下调0.1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6.3%下调至6.2%,充分说明全球经济市场预期偏弱。其次,国际保护主义贸易严重、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变化对企业进出口的负面影响加大,引发国际关系失衡和贸易摩擦加剧,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三年下滑。再次,我国经济增长后发动力不足,2018年以来,我国GDP季度增长率分别为6.8%、6.7%、6.5%、6.4%、6.4%、6.3%,增速逐季下降。从2019年1-6月部分指标来看,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增速分别为8.2%、8.7%、7.2%、8.6%、8.4%,除5月份比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外,1-6月份分别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5、1.4、2.2、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6.1%、6.3%、6.1%、5.6%和5.8%,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8、1.2、0.9、0.5和0.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019年增速由正转负,分别下降14%、3.3%、3.4%和2.3%,这些数据都反映出我国仍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投资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多。

2.投资项目储备不足。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困难加剧,符合中央、自治区政策的新项目少又小,支撑力明显不足,在前几年的重大项目投资高峰期过后,项目储备不足,数量增长不容乐观问题凸显。目前,全市项目(不含宁东)经动态调整后储备842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35亿元,较年初增加了6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增加了46亿元,但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仍减少143个,年度计划投资减少357亿元,项目储备不足仍是制约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若按年度3%增长目标计算,全市全年要完成投资958亿元。1-6月份仅完成投资232.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总量的24.3%。要按自治区统一要求的增长10%目标测算,全年要完成1023亿元,差额数值较大,需补差增量。

3.三大投资领域拉动余力疲软。工业项目中传统支柱产业支撑力减弱,新动能接续不足。生物制药行业、灵武再生园区搬迁升级改造,羊绒行业遇到发展危机,原有传统支柱产业支撑力大幅减弱。重点工业企业增速下滑,1-6月份,产值累计减少3000万元以上企业34户,累计减少产值38.71亿元,影响工业产值4.3个百分点。5月末,全市规上工业亏损企业个数共147个,亏损面达41.1%,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而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城镇化与工业化提供市场容量,再加上近年杠杆率不断上升,基础设施领域新增意向项目投资预期偏弱,房地产销售端放缓致使房地产开发投资面临下行压力,导致增速趋缓。

4.部分指标下行拉动作用明显。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造业行业中非金属矿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同比下降77.8%和28.7%个百分点,下拉投资1.1和1.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行业同比下降60.8%,下拉投资9.2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92.4.下拉投资13.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业同比下降58.7%,下拉投资5.0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同比下降50%,下拉投资3.0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行业同比下降81.7%,下拉投资2.8个百分点,其中娱乐业同比下降98.1%,下拉投资2.5个百分点。

5.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降幅明显。经济下行压力驱使各地聚焦高质量发展,打响招商引资争夺战,但受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大项目好项目落地难、精准招商能力不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1-6月,我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呈下降趋势,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9个,实际到位资金204.52亿元(完成全市目标任务的35.9%),同比下降8%。兴庆区、金凤区、经开区“进度过半”,高新区、丝路经济园等4个园区进度不足10%,招商引资整体呈现县(市)区进度加快、园区贡献不足的形势。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57%,下降13.6%个百分点,下拉投资7.8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上半年运行态势充分表明了固定资产增速企稳的基础不牢固,后劲不足,下半年稳投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行,“稳投资”“稳增长”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在当下整体经济指标疲软的情况下,稳投资无疑是维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运行的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要精准有效,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补短板增动能强弱项,以优质新供给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转变作风,强化担当紧抓任务落实。经济要加快发展,作风建设是第一步。打好经济翻身仗,首先要打好作风翻身仗。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国各地利用政策机遇和资源禀赋竞相发展。各地区竞争,从表面上看拼改革、拼创新、拼增长,但根本上拼的却是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我们要结合“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在转变作风上下真功,要结合“基层减负年”,从机关中沉下去,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工作作风,亲临项目建设一线,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及时研究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难题。要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倒排工期、按图推进、一抓到底。要有担当,脚踏实地,县区、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切实实把投资和项目当“一把手”工程去抓在手上,亲自跑遍每个项目现场,熟悉情况,了解问题,盯住督办,前期手续不办结不放手、不开工不放手、不入库不放手、不达效不放手。

(二)抢抓机遇,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谋划。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以项目建设论英雄,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持续提高有效投资质量,确保投资有效接续。一是站位全局,创新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紧盯紧盯国家西部开发开放新政策、数字乡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利好因素,围绕银川都市圈建设、十大产业链等重大战略,精心谋划推进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和“小题大做”的文章,力争到年底动态储备项目1000个、年度投资额达到1000亿元。二是谋深谋细,善谋善为。对标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以园区为实施平台,以产业为具体抓手,盯住重大项目延链补链挖掘项目,盯住重要工作转化项目,盯住重大节会对接项目,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动态调整,挤干水分。通过四个月的动态调整,截至6月底,全市项目由年初的776个调整为842个,总投资调增为31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调增为935亿元。842个项目已开工602个,240个项目未开工。对于未开工的项目,逐个核实建设内容、投资额度、资金来源,挤干水分,实打实干,确保形成闭合效应和投产达效。做好项目规划、用地、审批等前期服务,落实各方面的建设条件,确保项目计划下达后就能开工建设。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及时调整项目清单。

(三)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针对目标任务缺口大、实际投资量较小的问题,要紧盯18个自治区重点项目、53个市级重点项目、银川都市圈建设项目、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严格落实按照“五个一”推进机制和“两个清单”台账销号,党政领导要靠前抓、分管领导要一线抓、工作人员要具体抓,确保时间、进度、投资额度“三同步”。对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要倒排工期、挖潜增效,常态化跟踪,强化督查问责,组织项目攻坚,确保形象进度和投资量双提升。严格落实“首席服务官”及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现场办公、研究、调度和协调解决问题,紧盯隆基乐叶7GW单晶电池等443个产业类项目,中北部片区改造等178个基础设施类项目,第一再生水厂等58个生态治理类项目,北师大银川学校等163个公共服务项目,全力保障好融资、土地、人才等项目要素;倒排工期、挖潜增效,逐一落实投资量、实物工作量。特别是70大庆献礼项目、自治区在银实施18个重点项目、市级53个重点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将进度任务落实在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尽快完工、投产达效。

(四)精准高效,狠抓“四争”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一是全面做好“四争”工作。2019年国家共实施73项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资金5776亿元,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其中涉及宁夏共有52项。在当前资金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始终紧盯中央、自治区重要工作、政策导向、资金指向,抓好能源、交通水利、市政、棚户区改造、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政策研究,要及时谋划包装项目,精准对接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项目盘子,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尽快分解下发“四争”目标任务,加快跑步进京步伐,再争取一批国家政策项目资金。二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有效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完善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制造业技术、5G商用、新型基础设施、市政等短板、弱项领域。三是明确招商方向。紧盯国家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盯十大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不断深化闽宁协作、东西合作、军地合作、政企合作,加强京银、苏银交流,紧盯央企、500强等龙头企业,引进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四是精准招商对象。全力推进“高质高效招商引资年”活动,按照“有意向的项目不签约不放松、签约的项目不进资不放松、进资的项目不开工不放松、开工的项目不投资不放松”的要求,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精心策划包装招商项目,科学选择目标企业,明确招商产业路线图。因企施策、精准发力,推广“蚂蟥式”式招商、链条式招商、闭环式服务,开展精准对接活动。紧盯中建材新材料园、传化物流公路港、新城吾悦广场、世茂集团博物馆小镇、新华联阅海西岸等项目加快签约、落地、实施。五是完善招商体制。针对“三库一网”30个签约项目,一个项目一套对接方案,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改革招商引资考核评估办法,完善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五)协同发力,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一是做好主动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使市场在资本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投资结构、供给结构随需求结构动态调整的制度环境。加强预警监测、落实利好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聚焦关键环节,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做好“店小二”,当好“服务员”,全链条跟进、全方位保障、全天候服务,全面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所盼,深入落实自治区“1+16”政策文件,全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九大专项行动,不断深化“放管服”、财税体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推动项目建设缩周期、降成本、提效率。三是降低企业成本。兑现奖励政策,尤其落实好促进投资24条、工业转型升级24条、促进民营经济27条等鼓励政策,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改进综合管理服务,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民间投资的信心。

(六)统筹协调,督查督办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加强督查力度。加大项目建设督办推进力度,建立“一把手”牵头重大项目督查制度,完善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启动约谈机制。加大督查、暗访力度建立一事一清、一月一结的工作机制,倒逼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对指导不力、措施不实、社会反响强烈的部门单位进行约谈,严肃问责。二是强化项目调度和统计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提前衔接做好项目调度、跟踪、监测和统计工作。各辖区、各部门按照工作目标和进度推进情况,及早完成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加快开工进度,尽量完成更多的实物投资量,及时完善各项入库手续,真实反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将已开工未入库项目做为下一步统计指导和服务的重点,发改部门联合统计部门,靠前服务,逐一对照核实核查,帮助指导项目单位完善各项入库手续,及时统计入库,真实反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