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一季度银川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7%
发表时间:2018-05-02   来源:银川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科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08亿元,同比下降26.7%.其中,全市(不含宁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5亿元,同比下降29.5%。 

  从投资运行特点来看:(一)三次产业整体下降。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7亿元,同比下降21.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7.58亿元,同比下降17.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7.03亿元,同比下降34.3%。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4:43.6:54.0调整为2.5:49.0:48.5。(二)工业投资降幅扩大。一季度,全市工业完成投资47.58亿元,同比下降17.6%,降幅较2017年扩大4.7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9.67亿元,同比增长1.5倍;制造业完成投资27.44亿元,同比下降28.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0.47亿元,同比下降33.1%。(三)民间投资大幅下降。一季度,全市民间完成投资50.18亿元,同比下降30.9%,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1.7%,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拉全市投资增速16.9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41.15亿元,同比下降23.2%,占全市投资比重为42.4%,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下拉全市投资增速9.4个百分点。(四)基础设施投资首次下降。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44亿元,同比下降27.9%。其中,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82亿元,同比下降66.8%;信息传输服务业完成投资0.59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7.03亿元,同比下降7.5%。(五)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84亿元,同比下降33.3%。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2.34亿元,同比下降26.8%;办公楼完成投资0.77亿元,同比下降76.1%;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5.49亿元,同比下降19.7%;其他投资3.24亿元,同比下降44.4%。(六)区域投资差距明显。从县(市)区、园区情况看,除兴庆区增长21.8%、经开区增长11.2%、西夏区增长3.2%外,其他六个县区、园区投资完成额较上年同期回落,其中:金凤区下降39.4%;永宁县下降26.0;贺兰县下降23.0%;灵武市下降35.6%;滨河新区下降81.4%;综保区下降54.6%。(七)施工项目数量与平均投资“双降”。一季度全市开工项目449个,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8个;完成投资55.1亿元,同比减少了44.65亿元,同比下降了44.8%。 

  投资运行存在的问题投资出现下滑,表面上看是储备不足、措施不力所影响,实际是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所造成的。一季度,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5:49:48.5。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占固投的81.2%,三项投资分别下降33.3%、27.9%和17.6%,共下拉固投18.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全市二产投资增速放缓。工业投资仅完成47.58亿元,同比下降17.6%,下拉全市投资增速7.6个百分点。长期以来,我市工业投资依赖于宁东工业,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的投资结构。新的工业领域投资规模较小,无法填补传统行业的投资空白,造成工业投资逐年减少。三产投资47.03亿元,同比下降34.3%。其中,房地产业投资持续走低。目前去库存成为推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截至3月末全市商品房库存面积达630.68万平米,占全区商品房库存量的64%;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84亿元,同比下降33.3%,下拉全市投资增速8.2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7%的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44亿元,同比下降27.9%(首次下降);占投资比重由去年上期的13.6%下降为9.7%。加之占全市投资比重51.7%的民间投资完成50.18亿元,同比下降30.9%。招商项目落地率不高。一季度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1个(不含金融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40.2亿元,下降31%,到位资金79.8亿元,下降23%。近年来引进的投资过10亿元以上的项目大多是房地产项目,3亿元以上项目中二产项目稀缺,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几乎没有。 

  促进投资工作建议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指标不减、口子不开、目标不变”的工作要求,针对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症结,精准施策,科学应对,确保第二季度迎头赶上。 

  (一)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着力提高思想认识。市发改委就发挥好宏观经济研究、政策梳理、项目谋划储备、包抓推进、营商服务等工作重新进行了安排部署;强化常态化研究、督办和协调服务机制,从内部多找原因,分析症结,针对解决;重点解决心态、状态、姿态问题,通过作风整顿提振士气、激发干劲、优化服务、提升效能,释放内生动力,凝聚发展合力。 

  (二)科学研判,找准问题,着力推进项目建设。针对项目谋划不足、投资下滑等问题,牵头对全市年内计划的1033个项目重新捋一遍、筛一遍,能干的加快进度,不能干的立刻调整,动态更新;每一个项目责任再细化、任务再分解,建立“固定资产投资差额清单”和“项目建设问题清单”,实行清单管理、台账管理、问题销号,做好项目保障,督促应开工复工项目在5月中旬全部开工。督促各县区、部门把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每个项目必须确保有一名副处级领导专盯、一名部门一把手包抓、一名分管领导专办、一名具体责任人和信息员专责,牵头领导、包抓领导每月至少一次到项目现场督办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层层传导压力,按周、按月销号,有问题随时办,办不了的随时汇报,不能让问题停留在自己手上。 

  (三)瞄准重点、精准施策,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对自治区在银实施的8个60大庆项目、24个重点项目、市级重点推进项目,分解责任到每一名分管领导和具体科室,责任到人,按周跟踪调度和现场服务,确保所有项目进度台账清楚、问题明了、化解到位。60大庆项目每半月一调度,重点项目一月一督查,每月至少一次召开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规划、用地、环评、林评、能耗、融资等问题逐一排查,精准到每一个项目、分类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做好预警监测、项目调度和上情下达工作;对部门诉求和督查问题实行月度台账销号,把所有推进障碍环节压实到具体部门、具体领导、具体责任人、具体时间,到时现场督办,确保所有项目按既定序时完成投资计划任务。 

  (四)统筹兼顾、抓纲带目,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发挥好发改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尤其在投资和项目工作上强化政策梳理和指导,按照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加强与上级部门、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指导、协调、督促企业和有关部门开展项目谋划;紧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全区中央预算内投资31.8亿元资金,牵头组织各县(市)区、各部门加大与国家对口部委和自治区各厅局联系,加强项目申报,跟踪落实重点项目,想方设法争取中央资金。围绕“互联网+卫生”、“互联网+医疗”,发挥首都北京带首府银川效应,靠前工作,争取支持,推动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银川。认真梳理分析当前项目储备不足现状,在做实投资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四新经济”,在装备制造、战略新材料等产业方面谋划一批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的重点产业项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紧盯“三大战略”、银川都市圈、“两园三区”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点,做好园区产业规划和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工作。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入库项目要达到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的标准。 

  (五)迎难而上、强力攻坚,着力确保任务落实。以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的决心推动作风转变,以严谨务实、高效便捷的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多站在企业角度换位思考,清醒研判市情,切实解决遗留问题,用心用情去感动和服务客商,制定出台更切合实际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切实做好对招商项目的服务工作,全力提高项目的落地率。立足长远,工作重点要进一步转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添发展新动力上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动真的、来实的,力求思想有震动、工作见行动,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