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2017年银川市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18-01-02   来源:银川市发改委经研中心     

  2017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和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十四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践行“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需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产业园区数量多,规模总量小,产业层次低、集约化程度不高。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园区17(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3个、市级园区8个其中工业园区10个,其他类园区7个。国家级工业园区5个。1.园区规模小数量多,产业链条不完整。2.定位不突出,产业布局混乱。例如羊绒纺织产业分别分布在贺兰、灵武、滨河新区、综合保税区4个园区,形成同质化竞争。3.管理分散,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各园区缺乏统一的规划及组织领导,信息沟通不畅,导致招商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且园区间的存在竞争关系。4.园区创新能力弱,高、精、新龙头项目较难落地。 

  (二)银川市作为西部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产业构成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能源化工产业一业独大,倚重倚能的产业格局带来了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四新经济”总量较小,新产业新业态支撑不足。在全国、在西北地区有一定规模的新业态、新产业数量较少,电子商务、电竞等产业链条不完整。 

  二、对策建议 

  坚持高端引领,优化经济结构,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传统产业“存量提升”和新兴产业“增量培育”并举,集聚发展“十大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项目带动,扩大经济总量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做大项目盘子。聚集十九大后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投向,围绕自治区“三大战略”“银川都市圈”和“两园三区”建设全市谋划首批建设项目1000余个。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自治区在银实施重点项目、60大庆项目进度,实施石墨烯改性三元材料、银川紧急救援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多措并举争取资金积极对接,跑部进厅,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自治区投资计划规范“PPP”等融资模式,引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同步对接城投债、项目收益债短融等模式,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围绕“两园三区”建设,在产业扶持、要素保障、项目落地、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央企、民营企业来银投资,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发展。“高端定位、绿色发展、创新引领、提质增效、优化服务、规范管理”为思路,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统筹安排产业和项目,对全市现有17个园区进行整合,布局“5+3”园区发展模式推进园区转型发展,打造“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现代化园区。支持园区创新、开放发展,鼓励园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优强企业、建设“智慧园区”,推进园区创新发展,聚集发展新动能。重点培育市级“两园三区”,支持“两县一市”各做大做强1个园区,依托园区统筹协调产业集群、人口集聚、综合服务、生态环保等功能布局,促进园区产业、人口与空间规模协调发展坚守环保、土地、生态、安全“四条”底线,推行园区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各园区低成本化改造,凸显绿色集约发展新理念。加大财政资金扶持、要素保障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释放园区发展新活力。 

  (三)坚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动能源化工、现代纺织、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改造提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新能源汽车、石墨烯、人工智能等新产业,发展大数据、智慧城市、电竞、通航等新业态,推进银川中关村储芯产业园、天通蓝宝石二期、5GW单晶硅片等重点项目。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并重,推动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创意设计等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的协调发展,持续放大“消费在银川”品牌效应。推进西夏王陵申遗、神秘西夏文创园、天山海世界等“新景区”建成投入运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依托丝路经济园,放大阅海湾中央商务区辐射带动功能,着力发展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打响“丝路明珠·魅力银川”城市品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打造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科普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发挥“中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作用,设立葡萄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品牌创优战略,新增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面积6000亩,打造中国葡萄酒之都。 

  (四)强化创新驱动,聚集发展动能。积极搭平台、建机制、引人才、优服务,着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发挥每年 2 亿元银川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按照不低于 1:2 比例放大,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科技创新,形成对科技创新项目的强大金融支持。每年安排不低于 1000 万元扩大“银川科技研究与发展基金”规模,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引进聚集50家创新型企业,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北京—银川协同创新示范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重点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60个,新增科技型企业4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实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政策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合作,让银川成为科学技术的试验田、科技成果的转化地。抢抓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加大与军工集团对接,争取引进国防科工等军民融合项目落户银川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