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法规政策 > 行政规范性文件
索 引 号 20161102103553314 发文时间 2016-11-02
发布机构 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银川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失信惩戒办法(试行)》的通知
银川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银川市失信惩戒办法(试行)》的通知

                                   银诚办发[2014]10号

各市、县(市、区)诚信办,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银川市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已经银川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银川市失信惩戒办法(试行)》

 

 银川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银川市失信行为惩戒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推进诚信银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信用环境,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自然人和社会法人的失信行为认定、惩戒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自然人,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连续居住满1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包括个体工商户。

本办法所称社会法人,是指国家机关以外的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强化信用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信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对失信行为的认定和惩戒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公用事业单位、行业服务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具体执行本办法,对失信行为实施惩戒。

第二章 失信行为种类和认定

第一节 失信行为种类

第五条  自然人失信行为,分为商务服务领域失信行为、社会服务领域失信行为、社会管理领域失信行为和重点职业人群失信行为。

社会法人失信行为,分为商务领域失信行为和政务领域失信行为。

第六条  自然人商务服务领域失信行为包括:

(一)信贷活动中的失信行为;

(二)担保活动中的失信行为;

(三) 自然人之间、 与商业机构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合同履约失信行为;

(四)商务服务领域的其他失信行为。

第七条  自然人社会服务领域失信行为包括:

(一)拖欠公用事业缴费的行为;

(二)向各类组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行为;

(三)违反社会保险、基本医疗规定的行为;

(四)社会服务领域的其他失信行为。

第八条  自然人社会管理领域失信行为包括:

(一)不依法纳税的行为;

(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三)交通违法行为;

(四)实施家庭暴力以及不履行赡养、抚养义务的行为;

(五)违反公共场所和城市市容管理规定的行为;

(六)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诬告、诽谤他人的行为;

(七)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行贿、受贿行为;

(八)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制假、售假行为;

(九)被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认定的参与传销、商业欺诈等行为;

(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职权过程中, 作为相对人发生的失信行为;

(十一)民事、刑事涉案判决承担责任或者受到行政处罚的其他失信行为。

第九条 重点职业人群是指社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依法应当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公务员以及行政事业性岗位工作人员、其失信行为主要包括:

(一)取得各类执业资格、职务和荣誉过程中的失信行为;

(二)执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

(三)其他违法、违纪或者违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造成不良影响的失信行为。

第十条  社会法人商务领域失信行为,是指社会法人在生产、经营、服务中产生的失信行为。主要包括:

(一)以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手段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

(二)逃避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合同义务的行为;

(三)骗取贷款、出口退税以及非法集资、担保的行为;

(四)故意低价或者无偿转让、转移财产,逃避履行债务等行为;

(五)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六)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七)违法用工或者拖欠员工工资、不依法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八)生产、经营、服务中的其他违法、违约行为。

第十一条 社会法人政务领域失信行为,是指社会法人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或者司法当事人的失信行为。主要包括:

(一)法定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未经许可、批准,擅自实施的;

(二)未通过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依法进行的专项或者定期检验的;

(三)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时,拒绝提供有关材料或者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以及转移、隐匿相关证据的;

(四)诉讼活动中提供虚假证据、转移财产或者规避、逃避执行等行为,以及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五)受到行政、刑事处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节  失信行为认定

第十二条  失信行为按照严重程度从低到高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一般失信行为、较重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

第十三条 自然人一般失信行为包括:

(一)被处以较轻行政处罚(按照各部门或者各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认定)或者被处以警告的;

(二)被法院认定为不具有主观故意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

(三)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拖欠贷款等合同款以及公用事业缴费2个月以内的;

(四)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所列其他情形,情节轻微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信用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一般失信行为。

第十四条  自然人较重失信行为包括:

(一)被处以较重行政处罚的(按照各部门或者各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认定);

(二)被法院认定为具有主观故意并被判决承担全部或者主要民事责任的;

(三)被法院判处管制或者拘役的;

(四)司法或者行政机关在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但延误执行或者部分执行的;

(五)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拖欠贷款等合同款以及公用事业缴费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

(六)1年内发生2次以上同类一般失信行为或者1年内发生一般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七)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所列其他情形,情节较重的;

(八)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信用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较重失信行为。

第十五条 自然人严重失信行为包括:

(一)被处以严重行政处罚的(按照各部门或者各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认定);

(二)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三)司法或者行政机关在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但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

(四)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拖欠贷款等合同款以及公用事业缴费6个月以上的;

(五)严重偷税漏税或者骗取社会福利的;

(六)在发生重大生产、交通、火灾、中毒、医疗等事故中负有直接责任的;

(七)1年内发生2次以上同类较重失信行为或者1年内发生较重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八)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所列其他情形,情节严重的;

(九)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信用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严重失信行为。

第十六条 社会法人一般失信行为包括:

(一)被处以较轻行政处罚(按照各部门或者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认定)或者被处以警告的:

(二)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在强制执行时,被执行人因执行能力不足而无法履行法定义务的:

(三)拖欠税款、员工工资或者社会保险费等2个月以内的;

(四)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拖欠贷款等合同款以及公用事业缴费6个月以内的;

(五)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所列其他情形,情节轻微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信用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一般失信行为;

第十七条 社会法人较重失信行为包括:

(一)被处以较重行政处罚(按照各部门或者各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认定)或者被责令停产停业、暂扣许可证、营业执照的;

(二)被法院判定承担部分或次要民事责任的;

(三)未通过各类专项或者定期检验的;

(四)违法用工的;

 (五)违反资质、资格管理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或者服务活动的;

(六)拖欠税款、员工工资或者社会保险费等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

(七)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拖欠贷款等合同款以及公用事业缴费6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的;

(八)1年内发生2次以上同类一般失信行为或者1年内发生一般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九)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所列其他情形,情节较重的;

(十)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信用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较重失信行为。

第十八条 社会法人严重失信行为包括:

(一)被处以严重行政处罚(按照各部门或者各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判断)或者被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的;

(二)被法院判定承担全部或者主要民事责任的;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因生产、经营或者服务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拖欠税款、员工工资或者社会保险费等6个月以上的;

(五)经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拖欠贷款等合同款以及公用事业缴费12个月以上的;

(六)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资格或者其他有关证书、证明材料的;

(七)1年内发生2次以上同类较重失信行为或者1年内发生较重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八)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所列其他情形,情节严重的;

(九)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信用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严重失信行为。

第三章   失信行为惩戒

第十九条 对一般失信行为,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应当督促其停止失信行为并进行整改,也可以采取信用提醒和诚信约谈等方式予以惩戒。

属于较重失信行为的,录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黄名单,有效期3年。

属于严重失信行为的,录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自然人有效期5年,社会法人有效期7年。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开展信用交易或者其他活动过程中,查询失信行为人黑名单,降低信用风险。

第二十条 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可以将失信信息书面通知失信行为人,提醒其纠正和规范相关行为。

第二十一条 信用管理机构或者相关部门、机构可以对失信行为人进行约谈,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敦促其严格自律、诚信守法。

第二十二条 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对信用提醒和诚信约谈进行登记,详细记载提醒和约谈对象、时间、方式以及内容。

第二十三条 失信行为人接到信用提醒后无故不纠正相关失信行为或者无故不参加约谈、约谈事项不落实,经督促后仍不履行的,上升为较重失信行为予以惩戒。

第二十四条 对自然人较重失信行为,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方式予以惩戒:

(一)作为日常监督检查或者抽查的重点;

(二)进行限定范围的公示或者书面告知;

(三)3年内禁止报考公务员或者行政事业性岗位工作人员;

(四)暂停或者减少相关社会福利、补贴和政府优惠政策支持;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惩戒方式。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和行业服务机构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许可、采购招标、评先评优、信贷支持、资格评定、安排和拨付有关补贴资金等工作中,对自然人严重失信的,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方式予以惩戒:

(一)列为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

(二)向社会公开失信信息;

(三)撤销相关荣誉称号,禁止参与评优、评先;

(四)禁止报考公务员或者行政事业性岗位工作人员;

(五)暂停或者取消与失信行为相关的职业资格,缓评职称;

(六)取消相关社会福利、补贴和政府资金扶持;

(七)限制参加政府主导的各项招标,限制贷款;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惩戒方式。

第二十六条 重点职业人群失信行为的认定和惩戒,除适用第二章和本章一般规定外,还应当适用本章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七条 重点职业人群严重失信行为,除第二章规定的严重失信情形外,还包括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经有关部门或者机构认定的下列情形:

(一)在资格认定、职务评审或者办理其他事项时,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故意隐瞒个人真实情况的;   

(二)为他人做假证明或者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私利的;

(三)参加公务员或者行政事业性岗位工作人员考试录用时,严重违反考试纪律的;

(四)滥用职权造成用人单位损失或者危害他人的;

(五)违法、违纪或者违反职业道德的其他失信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加强对重点职业人群的信用管理,对列入黑名单的人员,除可以采取本章规定的自然人失信行为惩戒方式外,还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依法予以惩戒:

(一)对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其他依法应当取得相应从业资格的人员,有关职能部门可以依法撤销其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业资格,禁止重新申报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业资格;

(二)对社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可以取消或者减少对社会法人的优惠政策支持和财政经费补贴,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招投标时,可以限制或者取消社会法人参加投标的资格;

(三)取消参加各项评比的资格,取消各类评审、监审资格;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惩戒方式。

第二十九条 对社会法人的较重失信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予以惩戒:

(一)作为日常监督检查或者抽查的重点;

(二)减少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三)进行限定范围的公示或者书面告知;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惩戒方式。

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建设项目招标、货物招标、公共工程项目招标、药品采购招标、公共资源分配项目等管理工作中,采用综合评标法的,应当设置信用分。对有较重失信行为的社会法人,信用分减半。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公用事业单位以及行业服务机构等,在日常监督管理、国有产权转让、土地出让、行政许可、采购招标、评先评优、信贷支持、资质管理、环境管理、定期检验、安排和拨付有关财政补贴资金等工作中,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社会法人,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方式予以惩戒:

(一)列为重点监控和监督检查对象;

(二)向社会公开失信信息;

(三)撤销相关荣誉称号,撤销或者降低相关评估等级,禁止参与评优、评先;

(四)不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

(五)限制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

(六)不给于优惠政策或者财政资金补贴;

(七)严格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以及用地审批、矿业权审批等;

(八)不予批准设立信用担保机构等具有金融类业务的机构;

(九)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十)限制或者取消参与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设备、公共工程项目、公共资源分配项目等招标投标活动,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业权招拍挂出让活动的资格;

(十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惩戒方式。

第三十一条  失信企业黑名单管理:

(一)列入黑名单的失信企业是未注销、未破产的存续企业。

(二)失信企业黑名单有效期与失信记录存续期一致,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审查,直至被列入失信黑名单事由消失。

(三)企业对失信不良行为认定或被列入失信黑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向市信用数据征集机构提交异议申请,征集机构将收到异议申请报 市信用管理机构同时转交异议信息的报送单位进行核实。

第三十二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报请市信用管理机构批准,可从黑名单上解除:

(一)企业已履行义务,修复不良信用记录,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同意的;

(二)企业对失信行为作出实质性改正,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失信风险显著降低且列入黑名单期间未发生第二十条的失信内容,并经原信息报送单位同意的;

(三)出现其他可从黑名单上解除的因素。

第二十五条  失信企业从黑名单上解除的相关程序:

(一)失信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有关行政部门审核,市信用管理机构核准后予以解除;

(二)原信息提供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市信用管理机构审核后予以解除;

(三)出现其他可从黑名单上解除的因素, 市信用管理机构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解除。

第二十六条  失信企业黑名单应当通过“银川诚信”网站以及 市信用管理机构指定的其他媒体,向全社会公开披露。

失信企业黑名单的披露,应当客观、准确、公正,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禁止披露企业商业秘密。

失信企业黑名单披露时限,应当与其有效期保持一致。

第四章 失信行为认定异议和信用修复

第三十五条 市信用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在实施信用惩戒的同时,应当督促失信行为人纠正不当行为,通过教育培训、社区矫正等手段,帮助失信行为人信用重塑。

对轻微或者初次失信行为,应当以教育引导为主,减轻或者不予惩戒。

第三十六条 纳入信用管理的自然人或社会法人可以到市信用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查询其信用记录,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提供相应服务。

利害关系人需要查询失信信息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纳入信用管理的自然人或社会法人对失信行为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信用管理机构或认定其失信行为的单位提交异议申请,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信用管理机构或者认定其失信行为的单位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异议申请人给予回复并说明理由。

异议处理期间,不影响失信行为记录的公示与处理。

第三十三条 信用管理机构应当制定自然人或社会法人失信行为人黑名单和黄名单管理办法,明确黑名单、黄名单审查、解除的条件和程序,并根据自然人或社会法人信用情况对黑名单、黄名单及时进行调整。

第三十四条 自然人或社会法人非因主观故意发生失信行为的,可以按照一定条件和程序实施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由自然人或社会法人向依法处理其失信行为并向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部门和机构等提出信用修复申请,该单位认为自然人或社会法人已经整改到位,符合管理要求的,可以决定允许信用修复,并将信用修复信息纳入本单位信息系统,同时提供给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对经信用修复的 ,减轻或免予相关惩戒,并在黑名单、黄名单上予以注明。

                

第五章  信用管理和保障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完善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归集各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强化信用信息应用和服务。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公用事业单位、行业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信用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有效整合行业系统信用信息,及时将失信信息准确、完整地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并依照本办法确定其失信等级,报送同级信用管理机构指定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第四十二条 各级信用管理机构归集整合失信行为信息,与有关职能部门、公用事业单位、行业服务机构等共享,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为失信行为的社会联合惩戒提供信息服务。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失信惩戒责任追究制度,对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实施 失信惩戒的,追究有关部门、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四条 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建立失信行为投诉举报制度,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投诉举报,并负责投诉举报的受理、调查和反馈。对经核实无误的失信行为,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第四十五条 信用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督查、考评相关部门和机构执行本办法的情况,加强指导和监督,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第四十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提请有关部门和机构实施联动监管措施的,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县市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依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本地区或者本部门失信惩戒实施细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期30日后实施。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